PAC(聚合氯化鋁)是一種常用的凈水劑,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常見的誤區和相應的解決方法。以下是對這些誤區和解決方法的詳細歸納:
常見使用誤區
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鋁投加順序顛倒:
誤區:先投加聚丙烯酰胺(PAM),再投加聚合氯化鋁(PAC)。
正確做法:應先投加PAC,再投加PAM,且兩者應分開投加,不能混合。
粉狀藥劑不溶解就直接使用:
誤區:直接將粉狀的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鋁投入使用。
正確做法:應先將聚丙烯酰胺按照1~2‰的比例溶解,聚合氯化鋁按照5%的比例加水溶解。在冬季低溫情況下,可以通過增加水溫來改善溶解情況,但溫度應控制在60℃以下,以避免影響聚合效果。
藥劑投加量過大或過小:
誤區:不考慮水質情況,隨意調整PAC的投加量。
正確做法:PAC的投加量應根據現場水質條件通過小試確定,避免浪費和成本過高。同時,應嚴格控制好PAC的使用量,不能隨意添加其他化學品,如需添加,應先進行小規模試驗。
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池水有大顆粒礬花上升:
原因:聚合氯化鋁投加藥量過大。
解決方法:適當減少藥劑投加量,或者加強排泥作業。
清水區有細微絮狀物上升:
原因:水量過大,聚合氯化鋁投加量不足。
解決方法:減少水量,增加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
出水渾濁度上升:
原因:排泥量少,污泥在系統中積累。
解決方法:縮短排泥周期,延長排泥時間,以有效控制污泥層高度和濃度。
清水區有很多氣泡:
原因:加石灰水量過大,池內污泥長期沉淀發酵,產生氣體。
解決方法:減少石灰水加量,停運設備并進行清泥作業,以釋放池中的空氣。
清水區翻花:
原因:進水水溫過高、進水流量過大、加藥中斷、排泥不及時、污泥層過高。
解決方法:降低進水水溫至正常值,調小進水水量,及時加藥,及時排泥,控制污泥層高度。
水質發黃:
原因:PAC添加量過大,PAC中含有的鐵元素殘留在水中。
解決方法:可以減少PAC的添加量或降低PAC溶液濃度(但需保持在1%以上),對于已經發黃的水體可以使用脫色劑進行脫色處理。
綜上所述,PAC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遵循正確的投加順序和溶解方法,并根據水質情況合理調整投加量。同時,對于常見問題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以確保處理效果和設備的穩定運行。